以产业振兴拉动智能化工业城市建设
市政协常委、市经信局局长 代兆敏
我市积极对接全省“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发展战略,突出规划引领 加快产业振兴 全力打造智能化新型工业城市,工业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基础好。工业园区基本形成,仙桃国家高新区起步区开工建设,其他专业园区加速形成;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非织造布、机械及汽车零部件、食品三个产业纳入全省11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行列;骨干企业实力增强,旺旺食品、健鼎电子等一批骨干企业规模持续扩大,税收贡献突出。区位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武仙城际铁路、孝仙嘉高速公路、仙桃港等重点项目先后建成,实现仙桃至武汉、荆州、岳阳、随州等均在一小时车程范围,我市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更加显现。转型快。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恒天嘉华、绿色家园、健鼎电子等一批骨干企业加速转型和扩规升级,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非织造布产业向行业高端迈进,食品产业由传统的食品加工向高品位、多种类、趣味化快销品转变,高端汽车零部件配套取代传统机械铸造和机械加工产品。
同时,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也还存在产业特色不鲜明、骨干龙头不壮、核心实力不强、新兴产业不旺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加快工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全力打造智能化新型工业城市,建议如下:
第一,在“高”字上做足文章。发展定位要“三高”。一是总量水平高。以“一芯两带三区”的战略布局为核心,立足于仙桃产业现状和优势,大力实施“1515”工程,培育产值过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以上、过50亿元企业3家以上、过10亿元企业50家以上,力争到2022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二是科技含量高。围绕“5G+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工厂。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到2025年,建立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各类技术中心3家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培育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0家、“两化融合”企业达到100家。三是产业层次高。引导企业加大对主导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实现我市一批重点企业由“隐形冠军”向“行业冠军”的转变,力争到2025年我市非织造布产业参与国际化标准制定;汽车零部件产业突破国际化市场,向整车行业迈进;强力打造“示范工厂”,发挥好行业领军作用,培育多个驰名商标。
第二,在“通”字上下足本钱。整体布局要“三通”。一是区域合作上联通。实施单个区域发展转向多区域、跨区域协调发展转变,推进资源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仙桃经济走向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突出仙桃港作用,推进多式联运发展,2018年仙桃港货运完成1.3万标箱,2019年预计将达到5万标箱,力争到2025年努力实现10万标箱的目标。二是产业对接上畅通。深入对接武汉智能制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和引进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培育“芯”产业集群,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千亿产业集群。三是资源整合上融通。发挥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群建设,推进重点企业与省级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使在汉高校人才科技资源与仙桃企业对接。进一步加快融入武汉资本市场,主动对接产业资金或基金公司,加快长江产业基金、高新投、联发投、鄂旅投等专项基金投放力度。组织开展对接武汉“中国光谷”高尖技术合作。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建设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第三,在“新”字上开足马力。产业体系要“三新”。一是培植新产业。持续加大新旧动能转换力度,大力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的高端产业和重点企业,抢占行业话语权。二是发展新业态。突破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在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标准厂房建设、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会展等方面实现突破性发展,构建覆盖制造业全链条的服务体系,促进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三是探索新模式。继续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和汉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支持非织造布、食品、新材料等制造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打造绿色发展增长极。
第四,在“优”字上铆足干劲。服务保障要“三优”。一是人才队伍优。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平台,加快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双创”基地建设。全力完善人才引进政策,落实引进人才的各项措施。二是服务环境优。既要兑现现有已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又要出台更多更优服务企业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炸三张游戏: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仙发〔2019〕2号)文件,按照“含金量、含情量、含热量、含绿量”的要求,让企业有获得感、幸福感,增强发展信心。三是保障机制优。强化领导,根据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专项工作领导机构,分别请相关领导牵头负责,部门联动,为工作有序推进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完善政策,加大土地、资金、人才、技术引进等政策制定和完善力度;严格考核,积极推进阶段性开展目标任务推进落实情况回头看,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对责任部门实行动态评估。
提升履职能力 聚力产业强市
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冯辉
工商联是政府与工商界人士联系的纽带,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娘家,团结、服务、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做强做优自己的企业,让民营企业为仙桃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是工商联的基本职责。近几年来,市工商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汇聚多方力量抓主业、集中优势资源办大事,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促进民营企业产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面对新形势和新变化,市工商联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更要与时俱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展示新时代的新担当和新作为。为此,建议如下:
一、创新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体,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道关乎仙桃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市委、市政府一直都高度关注仙桃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出台了《炸三张游戏: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实施8方面30条扶持措施,全方位为民营企业减负、减税、降费。据测算,《意见》将为民营企业提供市级财政扶持资金10亿元,增加信贷融资30亿元,降低企业成本13亿元。市工商联多次组织会员们集中学习,引导企业享受各种优惠政策红利,组织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家的座谈征求意见,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但企业发展中的困难,成长中的烦恼依然突出,还需要市政府出台一些含金又含情的好措施,持之以恒创新服务举措,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效,着力营造重商、亲商、护商、悦商的浓厚氛围。
三要持续开展“百日整治”活动。重点整治吃拿卡要、慵懒散漫等行为,“亲”在行动上,“清”在骨子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努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四要大力开展评先表模活动。每年坚持开展“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十大工商税收突出贡献企业”评选活动,并在《仙桃日报》整版刊发全市纳税百强企业排行榜,营造“创业者光荣、尊重纳税人”的鲜明导向和良好的重商氛围。
二、树立先进典型,致力民营企业做优做强。
沔商总会雷军会长是仙桃企业家的荣耀和楷模,对仙桃的企业家们起到了巨大的引领作用。市工商联也推出了仙桃本土多名企业家典型,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表彰,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但大企业的典型示范,特色企业影响带动力有限,没有在仙桃工商界发挥出鲜明的导向作用。
一要突出典型引领。在全市要多举办《十大行业领军企业》、《十大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十大创新质量企业》、《十大优秀企业家》等评选活动。通过表彰先进,让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走到前面,营造出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给仙桃民营企业树标杆、立方向,引领民营企业做优做强。
二要培育壮大龙头。协调发改、工信、自然资源等有关职能部门,从全市筛选一批有基础、有潜力、有前景的企业,纳入全市重点扶持目录,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三要强化内引外联。加强与全国知名院校、创新团队沟通联系,促成与我市民营企业的研发机构密切合作,引领企业向科技型、创新型、环保型发展。通过招大引强,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三、构筑共建共享,全力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市工商联积极探索从“管理服务”向“共建共享”转变,搭建法律服务、技术咨询、商会合作等平台,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一要支持兴建沔商大厦。仙桃作为沔商的故乡,作为全国各地仙桃商会的总部,理应要有一处独立的商务办公场所,来搭建与各地商会会员的沟通交流平台。兴建沔商大厦,既是广大沔商和会员企业的迫切愿望,也是树立沔商形象、打造沔商窗口、汇聚沔商力量、共襄仙桃发展的需要。
二要加快投诉服务中心建设。出台具体措施,与全省非公经济投诉服务中心对接,能够做到上下一盘棋,全省一张网,资源共享,切实为非公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三要切实发挥商会作用。坚持把基层商会组织作为统战工作的重要载体,推动行业商会和异地商会蓬勃发展。商会在政策引领,法律顾问,平台建设等方面为民营企业家们解决了许多后顾之忧,极大地促进了仙桃民营经济的发展。但在服务载体创新上,还要花大力气构筑民营企业的共建共享平台,定期组织举办人才招聘会、银企对接会、企业精英培训会等活动。使民营企业在人才交流培训、用工周期性调节、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市场拓展等方面共享资源,促进民营企业合作共赢。
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无纺布行业稳健发展
市政协常委、湖北万里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永刚
上月初,我第三次去葡萄牙波尔图,站在百年前辉煌的“世界红酒之都”古巷,回想昔日人山人海,生机盎然的几十家酒庄,如今生存下来的屈指可数;目睹曾经的“棉袜之乡”杭州诸暨车水马龙,如今经营惨淡,人烟寥寥。商海沉浮,心生感慨:我们无纺布行业还能活多久?
一、内忧重重,看温水煮青蛙谁先死
无纺布是我市出口支柱产业,看似红红火火,实则前途未卜。
一是抢人大战花招百出。我市无纺布企业大小几百家,用工难是企业最头疼的问题,每年春节上演的“抢人大战、红包大战、双倍工资补贴、考勤奖、产量奖、季度奖、年终奖 、提着礼品家家登门拜访”等恶习,促使员工傲气十足,流动性大,质量意识淡薄,工作时间涣散,稍有不满就罢工,由于质量交期得不到保证,导致国外客户流失很多。
二是恶性竞争防不胜防。小型工厂和作坊式加工厂,既无税收又无管理费用,也无折旧成本,擅长游击战,随时抬高工价;有些企业道德败坏,阴招使尽;甚至有的企业专门有心到包装厂、装货柜的地方偷拍其他公司的客户唛头,严重缺乏职业道德修养。
三是成本销售前途堪忧。目前劳动力成本日益增高,无纺布行业设备更新换代快,客户对硬件软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致使很多企业为了生存下去,为了面子好看,保本、甚至亏本经营,给无纺布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了严重的障碍。
四是固步自封缺乏创新。目前我市有各种无纺布原料生产线几十条,可生产的产品最高销售没有超过1.6万/吨,反观外省,同样的产品销售到3万/吨;一流的土地、一流的厂房、一流的设备,价格相差甚远,其原因是:人家把产品的品质研究到了极致,而我市部分企业把回充料的想方设法勾兑到了极点。同样的无纺布设备生产的原料,外省销售12万/吨,我市销售低于1万/吨,值得我们好好深思。
二、外患围堵,看无纺布产业撑多久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各种法律法规健全等因素,无纺布产业红利开始逐渐流失。
一是美国的经济制裁。由于美国的经济制裁,使很多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给无纺布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困境。
二是东南亚及其他国家的影响。由于国内制造业成本年年增加,很多企业开始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国家转移,如世界500强雷克兰、安思尔等企业,在越南等国家,已招收了几千工人生产无纺布制品,今后我市无纺布加工企业订单会慢慢流失。预计未来的三到五年等他们站稳脚跟,我们的生存空间会更加渺小。同时我了解到中国无纺布设备厂家,近年来大批设备销往到了俄罗斯、波兰、日本、韩国以及南美等国家,未来的市场竞争会越来越白热化。
三是外省同行异军崛起。目前河南、山东、安徽以及我省其他县市无纺布产业遍地开花,外省市工价低,工人稳定,质量意识高,使我们争取客户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如质量方面外省市可以做到每寸针距七到八针,而我市做到这样的质量基本不可能,就因为简单的质量问题,导致我司流失了两个重要客户。
三、优化环境,看政府出手解万难
如何优化企业营商环境,让企业减负前行,是目前政府考虑的首要问题,对此本人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落实企业减负政策。我市土地使用税,和房屋建筑税的收费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部分行政收费项目以及税收减免政策要制成一览表发放给企业,让企业一目了然。对于国务院和省政府出台的一些惠企政策,以及市政府有关部门的优惠政策,要专人专办落实到企业实处。
二是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建议市政府牵头,利用大数据,对全市无纺布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分,不定期在各种媒体上曝光恶意抬高工价、不诚信、扰乱市场规则以及恶性竞争等不良企业,使他们无地立足;同时建议对一些道德品质极差的员工,要像打“老赖”一样,在行业曝光,让其难以找到工作。
三是清查无证经营行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加大对无纺布行业的清查整治工作,严肃查处无证无照经营户,对不符合法定条文的地下工厂、黑市加工厂以及伪劣产品生产商要坚决予以取缔,打造仙桃无纺布品牌名片,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四是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到目前为止,无纺布行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有15家,而生产高端制品的包括我公司只有两家,市政府要对这些带头创新升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技术、检测、设备等给予大力奖励和支持,让他们迅速做强做大,以此带动无纺布产业链的创新、发展。
五是公平发放财政补贴。我市无纺布企业的财政补贴,市政府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倾向少数企业,财政补贴要对规模化企业进行考核分配,如创新考核、税收考核、外贸出口考核、土地使用面积考核、诚信考核等,尽量做到手背手心都是肉。
六是规范员工职业道德。无纺布产业的员工普遍存在年龄大、素质低、质量意识淡薄,建议镇办及村(社区)建立无纺布员工数据库,对企业忠诚和诚信员工给予奖励,张贴表扬公告,使之真正发挥行业模范、维稳带头作用,同时应在镇村张贴宣传横幅,弘扬传统文化和诚信精神。
抓住5G技术应用契机,推动仙桃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常委、腾讯大楚网仙桃公司总经理 陈磊
当前新兴的5G技术必将带来通信与数据价值传递领域的重大变革,也将会为智慧城市建设质量提升、节约建设投入成本、丰富智慧应用、加速产业智能化转型等方面带来重大意义。抓住这一机遇,以此为契机我们就能保持住仙桃经济的先发优势,继续引领全省县域经济,实现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5G?即全球第五代通信技术标准,人类掌握并普及第五代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效率将达到前所未有的20Gb/秒,由此带来的通信、数据传输将带来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更多的经济发展新机遇。5G时代通俗地讲就是从智能化向智慧化的跨越,就是把技术、资源、服务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进行精准化的投放和精细化的生产,来满足人的需求,就是全域的智慧化、城市的智慧化。5G网络带来的8K高清视讯传输、连接更为丰富更广泛的传器、低延时的大型会展活动的发布赛事直播、智能制造、智能汽车等应用的实现将成为可能,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更为科学和人性化的提升、智能产业将会成为拉动经济颠覆性增长。
我市作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应该说为迎接5G时代到来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在政府管理、社会管理、企业管理等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已经完成仙桃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确定“1+2+5+X”的建设思路,已经建成仙桃市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体验中心并投入营运使用,全市启动智慧城市建设项目48项,其中23项已完工,13项正在建设,目前正在持续完善和深入做好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旅游和其他智慧项目建设。作为智慧政府建设的参与者,我亲身见证了智慧政务给城市管理带来的转型,给广大普通市民带来的便利,变化是可喜的,群众是欢迎的。但我们也应清醒看到,我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与上海、江苏、湖南、贵州等发展较快的地区还存在差距,其中数字孤岛还没有打破,全域共享还没有实现,主要信息的应用还不便捷,社会知晓率还不高,尤其是智慧项目在社会服务领域和经济领域的相对滞后,为5G技术在仙桃的全域运用和推进发展形成了瓶颈和障碍。
如何抓住5G技术应用,抢占发展制高点,推动仙桃高质量发展,我建议如下:
一是优先将5G技术用于政府放管服建设和政府协同办公系统平台改造领域。便于将这一投资小社会效应明显的项目功能放大。目前,湖北省全力推行放管服建设实际为仙桃解决了大量政府服务中的技术难点,利用5G技术在解决政务服务中最后一公里问题已经非常成熟,技术实践难点少,大量普及必将在全省范围内形成首个主动式政务服务亮点。协同办公平台改造,建立适用于5G技术的新型政府办公系统平台,实现领导签批电子化、无线化,快速响应省上级领导指示,及时决策迅速反应,用技术手段避免类似612事件的发生。
二是优先招引5G技术下的细分应用科创型企业进驻仙桃,培育并支持其上市。要利用仙桃对接武汉的便利条件,承接光谷高新技术企业外溢,同时做好与武汉智慧产业的产业链对接,形成上下游,利用武汉企业的技术、市场、人才、资本,更好更快发展壮大我市依托5G技术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发展,培育一批扶持代价小、全额纳税贡献大、绿色无污染的高科技产业。要建立5G技术产业孵化器,运用金融、土地、用工等资源,积极鼓励年轻创业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壮大发展,实现化茧成蝶。
三是优先将5G技术用于城市管理和信息发布领域为城市整体形象升格。将5G技术用于已经成熟的仙桃平安城市、雪亮工程领域提高城市安全级别。优先将5G技术应用于仙桃大型场馆、智慧城市体验中心、大数据中心,为仙桃承接万级、十万级大型活动、直播发布成为可能。在这些方面,仙桃历史投资大、平台基础好,略加改造成果明显,市民也能从中得到直观收益,通过不断增强关注提升我市5G应用的水平。同时,要加强和加快窗口部门的5G技术运用,目前上海、湖南等多个城市已经实现了智慧政协建设,我们也应优先加以发展,将5G技术用于人大、政府、政协系统,提升智慧人大、智慧政协的信息化水平,不断增强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开放和参与水平。
各位领导,各位常委,目前全省正在大力推进5G技术下的新型数字政府建设,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三通”即“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服务方式转型升级,服务智能化、主动化将成为主要方向。协同办公效率将大幅提升。政府数据融合为政府管理城市、产业调整研究、城市发展决策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工具,同时数据的开放也会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总体上来说5G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将会带来重大的技术变革和新的经济机遇必然是大势所趋,当下较为稳妥做法应是密切关注5G技术的发展趋势,选择成熟度高、投资小、社会效应大的应用领域大胆尝试、积极推广。
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助力仙桃实体经济发展
市政协常委、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王海桥
“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2019年经济工作的“主色调”、财税改革的“重头戏”,更是关系到每个纳税人和缴费人切身利益的“民生题”。现就我市实施减税降费工作,结合本职岗位,报告并建议如下:
一、实施减税降费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从大环境来看,减税降费势在必行
近几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普遍不景气,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我国经济已进入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阶段,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增长动力。因此,我国已全面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行“三去一降一补”。而减税降费作为其中重头戏之一,势在必行。尤其受去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战影响,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面临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实施减税降费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有利于企业抵御风险,激活内生动力,提升竞争力。
(二)从小区域来看,减税降费恰逢其时
仙桃没有国有大中型企业支撑,民营经济占99%以上,而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占93.4%,而且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当前除了要转型升级,还面临着用工难、融资难、成本高等诸多困难;而以前我市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优点在贸易战期间却极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短板,如果没有政府支持,企业举步维艰。这一轮减税降费侧重于实体经济、侧重于小微企业,对于仙桃实体经济来说正可谓雪中送炭。
(三)从远目标来看,减税降费利在千秋
这一次减税降费力度空前,所涉及的覆盖面和减税额前所未有,可能对短期内财政收入造成较大影响,势必要采取削减一般性支出、压缩公务支出等措施来减轻财政收入减收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这次减税降费不仅涵盖了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初创型投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还覆盖了中低收入群体,这些举措不但可以有效提升了实体经济的直接竞争力,还可以增加社会购买力、拉动内需,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短期的普惠政策必将对我市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一个更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实施减税降费工作的重要措施
今年以来,国务院在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部署中,主要是打好四大战役,发出四轮红包,分别是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深化增值税改革和社保费降率。
(一)个人所得税新增专项附加扣除
在2018年10月提高起征点基础上,2019年1月1日开始新设六大专项附加扣除,涉及家庭教育、医疗、养老及住房等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让人们切实体会到“减负”获得感。预计今年个人所得税减税0.8亿元,惠及全市79257人次自然人。
(二)小微企业普惠性减免
自2019年1月1日起,一是放宽了小微企业标准,拓宽了政策覆盖面;二是加大企业所得税减税力度,小微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率下降至5%和10%,惠及所有小微企业;三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标准由3万元调整到10万元,同时享受“6税2费”减半征收优惠,不分大小、不分行业、不分性质,直接受益。预计今年全市企业所得税减税1亿元,地方六税减税0.71亿元,惠及全市7881户小微企业纳税人。
(三)深化增值税改革
实行结构性减税,推出“1+4”新举措,自2019年4月1日起,降低增值税税率,从16%和10%分别降至13%和9%,还增加税收抵扣等4项配套改革措施,确保制造业税负明显降低。预计今年全市增值税减税规模达4.49亿元,惠及制造业14723 户。
(四)社保费降率
从今年5月1日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从原来的19%降至16%,一次性降低3个百分点,相当于降低1/5,较大幅度减轻企业社保缴费的负担。惠及全市所有企业单位。
除此之外,还有针对初创科技型企业等优惠政策,综合测算2019年受各项优惠政策影响,我市仅税收收入预计减收7亿元,占年度税收计划51.5亿元的13.6%,减少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75亿元。
三、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加强政策宣传。充分运用多媒体平台,全面宣传减税降费相关政策,推行减税降费“明白卡”制度,将所有减税降费政策明明白白告知每一个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确保政策应知尽知。
二是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要切实履行好减税降费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统筹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分步骤、有部署地推进减税降费工作,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落细,不打折扣、不搞变通。
三是建议加强检查督察。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纪委、审计等部门监督职能,加大日常督导检查力度,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对在执行过程中不作为、滥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进行问责。
四是建议尽快调整年初财政收入预算。这次减税降费规模太大,直接影响年度财政收入预算的执行,为了保证减税降费全面落实和取得实质效果,建议市政府对2019年年初财政收入预算进行调整。
减税降费事关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事关我市实体经济的发展大局,我们相信市政府一定能全面贯彻、认真落实,为仙桃实体经济的高质量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招大引强 扶优扶强 推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经济和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主任 彭彰
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居全省第3位,工业用电量增长居全省第7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位列全省第1位,主要经济标位居全省前列。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贸形式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全市经济还能保持逆风前行,争先进位,弯道超车,继续引领全省县域经济,实属难能可贵。为持续推动仙桃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招大引强,扶优扶强,优化营商环境。为此,建议如下:
1.要坚持大格局。大格局成就大发展,经济发展要注重顶层设计、有全局观。大格局需要大气魄,用大思维谋划我市全域经济发展,立足长远,放眼全局,认真做好全市10至20年全域经济发展规划,用科学规划和宏观把控确定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做好顶层设计,立足优势,结合实际,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全市一盘棋统筹发展。大格局需要大环境,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号保障,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常抓抓细,久久为功,精准服务营商环境。大格局需要大手笔,深化“仙桃要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工业经济要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加快我市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处置“僵尸企业”力度,淘汰化解落后过剩产能,做大做强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招商选资”,强化项目管理,严格项目准入,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评要求和“六度”要求的项目,不分大小,一律拒之门外。
2.要招引大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支撑,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支柱,一个重大项目可以拉动一个大产业,进而集聚形成产业群,带动作用明显。发挥优势引大项目,通过努力,我们相继引进了投资50亿元的深圳波顿集团、投资75亿元的台湾利科集团,世界500强新加坡丰树集团也落户仙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竞争日益激烈和残酷,我市工业经济存在的不足,要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区域优势,产业承接优势,江汉平原一马平川的地貌优势。坚持高标准引大项目,要以是不是行业龙头、有没有发展前景、有没有发展底蕴,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等标准来衡量是不是大项目,不能单纯以投资额度论英雄。依托主导产业引大项目,引进大项目要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做长产业链,能够最大发挥带动引领作用。
3.要建设大平台。建设工业发展平台是发达地区工业发展的通行经验,也是我市过去经济发展成功举措。要建好平台,当前政策趋紧,工业用地指标普遍不足,一些地方存在项目签约了不能落地、落地难办证等情况,究其原因还是平台建设滞后。因此我们要集中精力举全市之力筑好金巢,种好梧桐。城东工业平台就是我们的我们承载未来仙桃经济发展的梧桐树,平台建设好了,才能引得进金凤凰,才能形成百鸟朝凤的态势。要用好平台,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建设大平台,用好国家级高新区这块金字招牌,把长埫口镇、高新区作为工业大平台主平台来打造,对标苏州工业园,拿出国家级水平,按照10年、20年不落伍的标准来规划建设,才能真正引的来大项目的关注,才能在武仙融合,承接武汉产业转移上真正有话语权。要管好平台,科学设置门槛,加强规范引导,做大做优,亮出特色招牌、引入高端元素,坚持招大引强真正把好的项目和企业引进来、落下来,宁缺毋滥,没有好的项目宁可留白,等条件成熟再开发,把工业平台建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4.要培育大主体。抓优质增量经济的同时,也要优化存量经济。盘活存量培育主体,没有现有企业的提质增效,何来仙桃的高质量发展。现有规上企业大多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带领他们一同进步、一同发展,既是保存我市工业经济基因,也是保有一种经济传承、创建百年老字号的需要。借助5G壮大主体,要更加注重5G时代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万物互联时代的工业经济发展要尽早谋划,借助5G的东风,加快推进我市主导产业中非织造布、食品、汽车零部件等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转型,加速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运用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提升产业创新的水平和能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开展智慧工厂、智能车间、智慧生产线改造,快速形成一批智慧型企业。
抓好“钱”这个关键 推动我市乡村振兴
市政协常委、湖北阿尔迪有机物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宋啟煊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农业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行业。我跨界做农业已有六年时间,一头扎起去,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对农业不易有了切实的体会。首先,农业的毛利率是会骗人的。农业需要多少的毛利率才能保证挣钱,这是一个在实践中不好回答的问题,纸面上算出来的利润对于二三产业可能是可靠的,但对于农业就不一定行。第二,人工是个大成本。农民能做的事,企业不一定能做,因为农民不向自己要工资。蔬菜、水果、小龙虾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一年比一年贵。为什么我们阿尔迪决定种梨的面积大于种葡萄的面积,原因就在于每斤葡萄的人工成本比每斤梨要多出0.5元。第三,要看烂了多少。保鲜储藏不仅存在技术困难,而且成本也居高不下;运输途中,损耗30%都在正常范围;最惨的是卖不出去,只能眼争争地看着烂在库里、烂在地里。第四,赔起来很容易。风险真的不好控,旱灾、洪涝、冰雹、霜冻、病虫害等,防不胜防,算好的利润一次自然灾害可能就没有了。第五,利息在与你PK。多数农业经营主体在资金问题上苦苦挣扎,摊子越大对资金的需求越大,高昂的利息成本能吞噬掉大量的利润,一旦市场行情没有达到预期就会看到悲剧在上演。
人们常说:推进乡村振兴,核心是抓好“人、地、钱”三个关键要素。但在实际做农业的过程中,我认为,“钱”是三个关键中的关键。今年6月份,我参加市政协调研组赴四川和重庆两地,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这个课题进行了学习考察。结合调研考察中的思考以及平时的感悟,对怎么抓好“钱”这个关键谈三点想法和建议。
一、构建多元投入格局,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没有政策统筹,资本是很难流向农村的。应积极探索构建“财政资金优先保障、社会资金积极参与、金融资金重点倾斜”的多元投入格局。我市农业投入已经逐年加大,但目前还比较分散,应适当地把财政资金加以集中,抓紧拳头,形成合力。建议设立市财政农业农村专项资金和农业优势产业引导资金,并保持逐年增长,重点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搭建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同时,大力培育和引进农业领军企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活力。
二、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钱怎么用的问题。乡村振兴非经营性项目(如学校、医院、福利院等)不能实行市场化运作,要依靠政府财政投资建设;经营性项目可以通过融资模式设计推向市场,可选择采用“建设—移交”、“建设—经营—移交”、“建设—租赁—移交”、“建设—拥有—经营”等模式。做到乡村振兴“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避免多个规划之间相互冲突和来回折腾;对财政资金,采取“多个漏斗进、一个漏斗出”,统筹使用,集中投放一个乡镇一个片区,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公共设施、产业配套、生态环境等各项建设,不撒胡椒面、不单兵突进。同时,要完善财政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对涉农资金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绩效评价。
三、提升产业链价值,解决钱怎么赚的问题。当前,我市乡村振兴中的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乡村振兴都挤旅游一条道,美丽乡村建设千篇一律地刷墙抹画、院墙披草、摆缸垒石,稻虾养殖一哄而上……。据相关机构研究,目前我国最多只有不到5%的农村具有挣城里人“乡愁钱”的可能。农业的价值靠市场实现,位于农业产业链价值高端的知识产权(专利、商标、品牌等)是农业的价值核心。建议我市进一步强化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的理念,确定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围绕全产业链,按照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高效化、现代化发展思路,认真抓好绿色农作、精品农产、创意农旅。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仙桃市委员会 制作维护单位:中国仙桃网
地址:真人炸三张_炸三张游戏-下载|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