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 | “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系列评论
深刻理解“三个更高”
——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①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湖北,对湖北各项事业发展进一步把脉定向、指路引航。
刚刚闭幕的省两会,聚焦总书记对湖北工作提出的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以认识进一步提高、思路进一步清晰、任务进一步明确、行动进一步加力,推动全省上下当好支点建设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贯彻落实好省两会精神,必须深刻理解“三个更高”,切实增强“奋勇争先、建成支点、谱写新篇”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深刻理解更高定位。“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这是总书记对湖北战略定位的深沉思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着眼区域协调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总书记把湖北工作放在我们党和国家的两大战略、一大中心任务和新时代最大的政治中来研判并赋予定位,使命何其光荣。
深刻理解更高标准。从“努力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到“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总书记赋予湖北的使命从“殷切期待”变成了“现实任务”。“建设”和“建成”,一字之别,显千钧之重。“建设”指向过程,“建成”强调结果。“建设”是“建成”的准备和基础,“建成”是经过“建设”必须实现的目标。从“建设”到“建成”,体现了党中央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更高标准,这里面既有能级、速度的更高标准,也有质效、后劲的更高标准,还有竞争力、带动力、辐射力的更高标准,责任何其重大。
深刻理解更高要求。湖北如何实现更大发展?总书记为我们擘画了清晰路径,即“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科技创新是湖北的最大优势、“金字招牌”;湖北是一块风起云涌的改革沃土,是一个敢闯敢试的地方;湖北是农业大省,鱼米之乡,在全国“三农”工作中地位十分重要;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总书记用开拓进取、勇于探索、奋发有为、担当使命四个词寄语湖北要抓好的四个方面的重大工作,既与湖北长期积累的基础、具备的特色、形成的优势有关,也是对湖北把握“进”的基调、增强“拼”的意识、激扬“抢”的状态、展现“进”的作为的更高要求,任务何其艰巨。
春秋更替,流星赶月,只争朝夕。“三个更高”催人奋进,我们必须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用智慧和汗水浇灌支点建设梦想之花,不负总书记切切期许,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进一步厘清“什么是支点、怎样建设支点”
——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②
“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战略定位和使命担当。
省两会深层谋划、深入部署“支点建设”,进一步凝聚了共识,鼓舞了士气,激扬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我们要牢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进一步厘清“什么是支点、怎样建设支点”这一重大问题,强化支点意识、争先意识,为支点建设蓄能蓄力。
在明确“什么是支点”中进一步提升方位感。支点,顾名思义就是事关战略全局的支撑点、中心点、关键点,就是要在区域发展上快于、好于、强于其他地区。从发展基础来看,湖北具有区位优势、科教优势、产业优势,具备建成支点的条件。过去一年,湖北坚定扛牢经济大省责任,经济一路顶压前行,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元新台阶,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这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进一步夯实了底气。从更大范围来看,湖北处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四个重要经济区和科技创新高地的几何中心,拥有82位院士、132所高校等科教资源,科技创新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力。湖北承东启西、连南接北,4小时可达全国80%的重要城市,是陆海空三条丝绸之路交汇点,得“中”独厚。湖北作为连接不同经济板块的关键节点,在促进区域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关键点的重要作用。
在明晰“怎样建设支点”中进一步增强行动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就是要以经济实力领先、枢纽地位彰显、科技创新策源、现代产业引领、改革开放赋能、生态环境优渥、社会治理高效、文化繁荣兴盛为显著特征,以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为主攻方向,打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和战略枢纽,打造中部地区崛起的强劲增长极和重要动力源,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样板和重要典范。要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整体提升支点的战略支撑力、创新策源力、产业竞争力、开放辐射力、生态承载力、文化影响力、区域协同力,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湖北更大发展助力中部地区整体加速崛起。
“什么是支点、怎样建设支点”,这一重大问题事关湖北能不能完成总书记赋予的重大使命,事关湖北支点建设的含金量和成色。我们要将国家所需、湖北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结合起来,跳出湖北看湖北,胸怀“国之大者”,从崇高理念中来考虑我们要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要做成什么。全省上下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把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把“支点建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奋楫笃行、共臻新程,不断开辟新天地,创造新业绩。
整体提升“七个力”
——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③
把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这是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要牢牢把握的一个重点。
如何把握这个重点?就是以整体提升战略支撑力、创新策源力、产业竞争力、开放辐射力、生态承载力、文化影响力、区域协同力“七个力”,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整体提升“七个力”,是发展目标,也是发展手段。作为发展目标,这七个方面连通湖北的坚实基础或突出优势,是湖北攀登高峰、追求卓越应当聚焦的关键领域。作为发展手段,这七个方面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是纲举目张、有的放矢,抓住关键、精准发力的科学谋划,是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的深层布局,也是湖北谋定快动、加力推动,以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进一步把“支点建设”清单化、具体化、项目化的长远考量。
整体提升“七个力”,既要坚持目标导向,也要坚持问题导向。“七个力”之所以还需要整体提升,说明还有可挖掘的潜力,还有要打开的空间。发力整体提升的过程,其实就是补短板和锻长板相统一的过程。一个地区的发展,长板与短板并非一成不变。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长板,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继续加长、做强、做大,也可能会沦为明天的短板。同时,通过补短板开新局,短板也有可能变成长板。进一步看,锻长板的过程,本身就包含着补短板。只有把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起来,不断在攻坚克难中向上攀登,湖北发展才能进入新的“佳”境。
整体提升“七个力”,并不意味着平均用力,而是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无论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还是城乡融合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每一个领域的发展都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整体提升“七个力”,零敲碎打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协同推进。要增强系统观念,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七个力”在同向发力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湖北在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等方面实现整体提升。
近日,我们收获了一个喜讯:湖北经济总量跨过6万亿元大关。这是一个标志性的突破,意味着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实力更强、基础更牢、动力更足、成色更好,在全国大局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湖北发展已经进入整体提升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在整体提升“七个力”中展现关键时期的关键作为,用关键作为实现湖北更大发展,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敢打敢拼才会赢
——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④
加快支点建设,必须在强作风上昂扬斗志、敢打敢拼。建成支点,归根到底靠实干担当、靠过硬作风。
要强化支点意识、争先意识。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一使命任务。强化支点意识,就要深刻领悟总书记把脉指引湖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方位和着力点的深谋远虑,深刻领会总书记对湖北工作提出的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深刻感悟“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所承载的党和国家的重托。强化争先意识,就要把各项工作向更高定位对标、各方面行动向更高标准聚焦、各种力量向更高要求集中,激扬不甘落后的志气、奋勇争先的勇气、争创一流的豪气,敢于与好的比、与快的赛、与强的竞,勇往直前、勇攀高峰。
要强化落实意识、紧盯意识。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支点建设,对2025年各项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
强化落实意识,就要发力把相关部署清单化、具体化、项目化,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动员人民群众一起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强化紧盯意识,就要保持专注执着,持续用力、矢志拼搏,在胸怀大局、情牵长远的视野、境界、意志中增强抓工作的定力、韧劲,盯目标、问题,盯进展、进度,盯节奏、效果,增强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展现事不避难的执行力,将心思和精力持续倾注于投身的事业。
要强化担当意识、团结意识。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大责重任,容不得半点懈怠。强化担当意识,就要练就敢于担当、实干尽责的“铁肩膀”,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强化团结意识,就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这些年湖北在风雨洗礼中稳健前行、在战胜挑战中聚势突破积攒的精气神进一步释放出来,用团结凝聚更大力量、取得更大胜利、实现更大成功。
如今的湖北,正气充盈、干群同心,是我们干事创业最好的时期,是湖北改革发展最好的时期,更是我们勇担“奋勇争先、建成支点、谱写新篇”使命任务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路在脚下,起而行之,干字当头,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我们必将干出一片新天地。
来源:湖北日报